郑国是韩国人,具体的生卒年不详,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水利学家,在当时被称为水工。此次赴秦,是因为韩国听闻秦国有灭除韩国的计划,产生了阻止秦国侵略、削弱秦国国力,使其无力东征的图谋,韩国遂派遣郑国前来秦国游说。
小主,
郑国到了秦国之后,立马建议秦王引泾水——泾水即泾河,发源地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,流经了宁夏、甘肃和陕西三省区;与渭河在陕西省高陵县陈家滩汇合,泾河水清澈、渭河水浑浊,是故有“泾渭分明”之说。东注北洛水为渠,从而使关中肥沃。秦王欣然采纳了郑国的建议,并命他为主持修渠工程的指挥官。
郑国肩负国家使命,同时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是用尽了全力,只是两者不能两全,于是,郑国经常陷入矛盾的心理之中。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,郑国最终决定,为了自己的国家,可以效死力,但是自己的作品,也一定要全力以赴,如此,才能够无愧于心。
然而,不久之后,秦国便发现了韩国和郑国的图谋,遂罢黜了郑国的官职,并意图杀了郑国。郑国无所畏惧,为国为民,死不足惜,只是他的杰作还没完成,毕生最大的愿望还没有实现,怎么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间呢?于是,郑国向秦王申诉,说自己非但无罪反而有功。
秦王问他,为何会那么说?
郑国直言不讳地说,当初自己来到秦国,的确是作为一个间谍,为削弱秦国而来。可是秦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虽然这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耗损了秦国的国力,延缓了秦国攻灭六国的步伐,却给秦国留下了万世不拔的根基。有了这项工程,秦国的千秋万世都会得到它的好处,秦国恰好利用此段时间,积蓄力量,厚积薄发。自己死不足惜,如此宏伟的工程没有完成,才是自己、是秦王、是秦国也是后世千秋万代的遗憾,因此,郑国请求秦王能够让他把工程完成。
秦王很欣赏郑国的坦诚,也深刻地明白,秦国自长平之战以后,对东方六国的战事,进展并不是很大,恰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厉兵秣马,以待时变,遂答应了郑国的请求。
秦王不知道,自己此时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,最终竟然诞生了历史上功垂千秋的伟大作品——郑国渠。
郑国渠从秦王政元年(公元前246年)开始修建,历时10年有余方才全部完成,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。但是其功用也是奥妙无穷的。它从仲山(今陕西泾阳西北)出发,引经河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,利用西北微高、东南略低的地形,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,注入北洛水,全长300多里。据郦道元的《水经注·沮水》记载,郑国渠大致流经今天泾阳、高陵、富平、三原、蒲城等县。灌溉面积达4万多公顷,使得每亩土地增产到一钟(六石四斗),可谓泽被万民。所以《史记·河渠书》说道:“于是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,秦以富强,卒并诸侯,因命曰郑国渠。”秦以后,此渠灌溉范围虽有缩小,但历代不绝,至今仍然灌溉着关中地区的许多土地。正应了当地的一句名言:郑国千秋业,百世功在农。
然而,郑国虽然得到了秦王的谅解,其他客卿却遭受了池鱼之殃。
在郑国事件爆发之后,秦国朝堂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,群臣中甚至还有人向秦王谏言道:“目前有大量的外来宾客士人,大多数都不怀好意,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,不惜以身试法,来秦国搞破坏活动,唯今之计,只有防微杜渐,把他们都驱逐出国家,才能够免除秦国遭受威胁。”
秦王以为有理,遂下了逐客令,李斯虽然贵为客卿,也在被逐出的名单之列。李斯自然不甘心就这样离开秦国,遂向秦王写了一封信,陈述逐客令的弊端和不分国界寻求有才之士的必要性,这就是着名的《谏逐客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