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,我有个提议,我们可以采取罚款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。”朱瞻墡急切地说道。 朱棣和朱高炽闻言,有些茫然地对视了一眼。
朱瞻墡见两人有些不解,便进一步解释道:“对,就是罚款。我们规定每家只能生育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,如果超出这个数量,我们就进行罚款。每多生一个孩子,就多罚一千两宝钞,超生的越多,罚款也就越多。同时,我们还可以配合一些宣传口号,来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这个政策。这样一来,他们肯定会配合我们的。”
朱高炽听完朱瞻墡的提议,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:“这个办法倒是挺实用的。”对于那些有利于大明王朝发展的政策他一直都支持的,因此,对于朱瞻墡的提议,他没有任何理由反对。
朱棣也对这个提议表示了赞同:“看来,这些内阁大臣们加起来,脑子还不如瞻墡一个人转得快呢,真是一群废物。”
朱高炽在一旁为内阁成员开脱,他轻声说道:“爹,内阁的成员们毕竟都是历经风雨的老臣了,他们在批阅奏折方面还是颇为擅长的。至于这种政策制定,他们或许确实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朱棣听后冷笑一声,回应道:“你也看出他们是老臣了,看来是时候让他们享享清福了。” 朱高炽站在一旁,有些不知所措。他深知朱棣所言非虚,内阁成员们的确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,难以制定出与时俱进的政策。但是,这些老臣在批阅奏折方面却是经验丰富,能够迅速把握要点。只是这百年来,大明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,使得他们有些力不从心。
“好了,短期内这些人还不能走,大明还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才来填补他们的空缺。”朱棣察觉到了朱高炽的担忧,于是安慰他道。
朱高炽闻言,心中顿时松了口气。
朱瞻墡在一旁看着,虽然有些无语,但也知道在大明或者说是封建社会中,这种情况是司空见惯的。
毕竟,除非官员犯下大错或者患上重病,否则很少有官员会主动请辞回乡。
刘伯温是个例外,他早已看穿了朱元璋的性格,但最终还是没有辞官归隐,谁让老朱霸道呢!
而皇帝更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罢免或剥夺官员的职位,因为这既不符合法度,又会引发文官集团的反弹,进而威胁到皇权。这样的内斗,是朱瞻墡所不愿见到的。
“我说,你们二位跑题了吧?”跪在一旁的朱瞻墡,此时无奈地插话道。这场讨论原本旨在探讨国家大计,却不知不觉间偏离了主题,让他这位襄王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。